社會參與的緣起
藝術作為人們文化表達的途徑,可以為我們的社會建構些什麼?這是社區大學運動推展以來,甚為重要的議題。藝術除了提供文化創造的具體活力與延續性之外,對於大眾,藝術更是活化精神活動,連結瞭解世界與生活想像的巨力量。
藝術家創造了文化的內涵,而大眾則藉由藝術的想像,促進了人與人與環境彼此的理解,同時,活化這個內涵。「社大藝術基地」便是在這種觀點下,因緣際會發展而成的藝術聚落。基地構想的形成,來自幾個藝術介入公共領域實務操作經驗的反思,並藉由這些經驗的連結發展而成。
社大運動在台灣社會已推展十餘年,藝術的公共性與社會性實踐,是近幾年經驗反思的重點,藝術與群眾的互動介面,除了課程以外,社區與環境議題的介入為目前操作的重點。本會曾推展藝術進入社區的實際計畫,在左營洲仔村進行三年的陪伴行動,因為這些經驗,以及社大運動的反思,認為藝術應該可以作為創造社會想像,以及轉化社會活力的重要媒介。
在都會區的高雄,我們認為藝術應該可以進一步與社會弱勢連結,特別是在教育過程中缺乏成就感的青少年,以及徬徨在人生發展、缺乏生涯自信的成年人,或者是城市邊緣的弱勢社區,我們希望能以「轉運」的概念,讓藝術成為這些人與社區的機會,藉由具有藝術與美感氛圍的創作與學習空間,重建生命的感動與價值。因此,我們期望可以有一座基地,讓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,以藝術學習途徑,發展藝術社群,與需要的社群共構價值。
民眾藝術教學與成人學習經驗反思
藝術是表現、更是表達也是行動,這是社區大學開設藝術課程的很重要的精神,作為社大教學課程中的藝術教學,本質上應該有先設的立場,這個立場是針對當代教育的批判作為基礎,建構藝術教學在社區大學實踐的基本精神與目標。
社大雅歌一號藝術基地是從經驗中走出來的具體夢想,經過十幾年社區大學推展藝術課程的實務經驗,發現藝術教育如果能夠融進公共性,便要從最基本的人和人和環境的連結著手,在生活與文化學習中發展。
藝術學習不能留在教室裡面,因為在消費學習的動機中,學員走進教室,他(她)會除了自己看不到他人、在教室裡也看不到生活,更接觸不到環境,當然也就形成不了文化;藝術教師也好不了多少,教室不是生活與創作的地方,那裡沒有能激發熱度的觸動創作靈感,有的只是可以放入教學的藝術,這時候的藝術好像少了什麼。社大藝術基地是一處審美體驗的現場,這裡的老師是經驗者,老師也可能是抽象的環境氛圍,這裡的學生不只在他(她)的作品中看到成就,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審美。這裡的學習鼓勵與他人一起做中學,鼓勵討論、對話與行動,鼓勵在個人自我實現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他人與環境。
從上述三個面向,團隊整理社大藝術基地主要的發展重點,在於創造藝術家參與社會議題與環境議題的空間,從藝術創作空間與群眾互動的雙軸線上,發展藝術作為文化播種、社會療癒、社會行動的實踐。
社大藝術基地沿革
- 2011年7月~2014年6月 於橋頭區橋南路一號雅歌鋼琴公司閒置廠房創建,名稱為「社大雅歌一號藝術基地」。進駐藝術家有王炳文、王宗顯、張錦郎、張金玉。
- 2014年7月~2017年6月 搬遷至岡山區和平國小閒置藝能教室,更名為「社大藝術基地和平一號」。進駐藝術家有王炳文、王宗顯、張錦郎、張金玉。
- 2017年7月遷址前鎮區興仁國中,更名為「社大藝術基地」。基地設有「快樂木頭人王炳文工作室」、「興仁國中焊雕社」、「張金玉社區設計工作室」。